益阳新青年一样的奋斗不一样的青春-【新闻】
红网时刻记者 单仕平 实习记者 钟浩 益阳报道
每个努力打拼的普通青年,都是新青年。
5月4日,我们不玩文艺,不颂青春,我们只记录这些最普通益阳年轻人的手上“功夫”。 关于爱与梦想与未来,让他们在这个自己的节日里,用手――“说话”。
“勤劳”的手,每天清扫500多级楼梯台阶――保洁员张菲。
除了清扫楼道,抹门窗玻璃,张菲每天最辛苦的是要爬31层楼。关于未来,她说自己正在学习电脑,打算将来往管理方向发展。
“粗糙”的手,每天解体6列货车――铁路货车调车员胡帅。
手持提勾,叉住两节车皮连接处,随着列车奔跑至铁路下坡处,猛地一撬,一节车皮就被撬开,自动滑行。这样的生活,胡帅在益阳火车站已持续了六年。调车员冬天冷,夏天热,但他说,自己从未想过要离开。
“优雅”的手,每天举手示意4000多次――收费稽查员曹春霞。
每天通过益阳南线高速邓石桥收费站的车辆达2000多台,每台车曹春霞要举手两次,“您好,请缴费30元。”“请走好,一路顺风!”她说,收费稽查员,不仅仅是收费,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务。
“智慧”的手,每天整理书籍30几次――图书管理员刘美慧。
刘美慧在益阳新华书店工作3年了,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,哪里乱了,她就要去整理、归类,放好,到新华书店看书的人多,她每天要来来回回整理30几次。她说,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我整理和传递的就是智慧。
“温暖”的手,每天牵手30几个小朋友――幼儿园教师郭娟。
郭娟在文心幼儿园当幼师8年了,每天接送托班30几名孩子,和他们在一起玩耍,教他们学习成长,孩子们喜欢她,家长们也和尊敬她。她说,当幼师虽然累,但是很快乐。
“正义”的手,射出子弹无数――女教官胡琼。
双手紧握手枪,瞄准,扣扳机,“叭”“叭”几声枪响,靶牌上留下弹孔,“十环!”这是在香港大片里经常看到的镜头,也是射击教官胡琼的工作日常。从事公安工作22年,带出“徒弟”无数的她,只希望徒弟们不要受伤。
最“稳”的手,每天印出基板1000块――印刷员熊翔。
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防焊科印刷员熊翔,是产线工人里面为数不多的大学生,进入车间他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,而且选择了大家都认为最累的防焊,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什么是“严谨、专注、敬业、创新”的新工匠。
“有力”的手,每天冲切铣刨,产出2吨链条――技术员刘杰凡。
作为一名制造业的“工匠”,在益阳赫山链条制造有限公司工作5年来,刘杰凡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创新。他率先提出了“加工链板孔约冲挤工具”的加工工艺改进,现已成熟应用于水泥链、糖机链的系列产品的链板孔加工。
“端庄“的手,每天挥手、举旗,要接待游客两百余人――导游袁秀芳。
挥手、举旗,每天要接待两百多名游客来回景区六次,作为益阳神仙岩风景区导游的袁秀芳,每天的主要工作,就是接待景区游客,为游客提供景区的讲解服务,关于未来,她说,她想让更多的人爱上益美益阳。